置入性行銷這個概念, 不管在美國或日本都已經行之有年
就好像日劇裡,
在日本來說, 這類的 trend drama 本來就是反映社會最新的脈動
所以不管是手機, 食衣住行等概念, 都是現實社會使用的品牌或產品 (除了大河劇之外)
其實以我的看法
只要劇本好, 能結合角色的特色, 置入性行銷又何妨?
像戀愛世代裡面 Tiffany 的水晶蘋果
Hero 裡面的 Bape 夾克, Red Wing 長靴跟一大堆奇奇怪怪的電視購物
觀眾看完詢問度也很高呀
劇本寫的用心, 運鏡運的自然
觀眾在看戲就不會覺得很突兀
不會感覺到特別為了宣傳某個產品而宣傳的感覺
不會像某些不搭嘎的台詞或運鏡運到某個地方就停住的感覺
好萊塢也是, 這類的置入性行銷太多了
高科技產品跟車子大概是玩的最兇的產品
其他就是因應網路的各種電子 E-Commerce 網站
駭客任務第一集的 Nokia 香蕉機, 神鬼至尊裡面的高科技 Nokia 手機
Taxi 系列的寶獅 406, 玩命快遞系列的 BMW, Audi
MIB 的賓士
到龐德 007 系列一堆高檔的跑車
與各種以各個類型放入劇情裡面的產品 (電子情書裡面的 AOL, Mac)
變型金剛第一集的 e-Bay
更誇張的是 Cast Away 根本就是幫 FedEx 打廣告...Orz..
另一種是置入性的場景
亞當山德勒本身是洋基迷, 電影裡面就會有很多洋基的場景
麥特戴蒙跟班艾佛列克是來自波士頓的紅襪迷, 好幾部電影就會有意無意提到紅襪
因為這些是演員本身的生活經驗
日劇裡面像東京鐵塔, 彩虹橋, 台場的摩天輪等, 都是很常見的場景
以真實世界為背景的電影或連續劇
不可能抹去每個會出現的品牌, 只是看你帶到的頻率多寡
跟有沒有排除強調該品牌的機會而已
另一部我最近在看的影集 30 Rock
則是名正言順惡搞這些置入性行銷
反正他的後臺是 NBC, NBC 是奇異的子公司
要怎麼玩都是他家的事了
只要劇本寫的有意思
觀眾哪裡會特別挑剔說是不是置入性行銷呢?
- Apr 12 Mon 2010 01:26
淺談置入性行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