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長的文章
就當 2009 年開春第一篇整理來美國這段時間的一些想法吧
一個曾在美國留學的高中死黨, 轉信給我下面這篇文章
跟我講說他很嚮往這種 "空", "大" 的生活
------------------------------------------------------------------
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
昨天網友留言,觸動我今天想改題目寫。在台北的某大公司工作,與半生不熟的同事待在同一電梯;打了招呼,幾個月前碰面還沒結束的話題,她又繼續了,啊你是在哪裡畢業的?你在哪裡當兵?你到底是誰?
為了怕他們開始丟給我一些熟悉的選項,我們通常會連忙先主動報名「其他項」:「我…其實小時候就出國了……。」
然後,我得到的反應總是,哇塞你的國語還講這麼好!我心中OS的是「台灣的初中教育有這麼差嗎?」然後心中再飄進溫哥華的中文電台李方的嗓音、Richmond那些泡得比五十嵐還好喝的珍珠奶茶、還有矽谷漢牛書店每周四都會飄洋過海到架的《壹周刊》以及隔壁天仁茗茶的茶葉蛋、台南風味小吃的炸排骨,「如果你去我住過的兩個城市看一遍,就不會這樣講了。」然後再OS:「您有所不知,小弟還會用中文寫書哩!」
「埃,」對方總是在這時候打斷我的白日夢:「那,你為什麼要回來?」
「唔……。」
這個問題,我想還是用寫的來回答好了。
我不是作家,但真的很愛寫。提兩大箱行李回到台北,還沒開始準備中文履歷找工作,竟然就先擬了一份新書計畫。我當時很想寫一本叫做「雙語孩子王」的書,連英文的Slogan創造好了,簡稱為「DIDE」(發音為「黛蒂」),意思是「Dual Immersion, Double Excellence」,也就是在兩個語言、兩個文化中沉浸,要如何在兩個地方都出類拔萃?我將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形容成走在一條平衡木上,左邊是英語文化,右邊是華語文化,兩邊都想把孩子拉下去(文化是有侵占力的);孩子的挑戰就是不要被拉下去,繼續走這麼一個平衡木,直到出社會為止。由於個性本就很愛鑽研人性,我偷偷觀察過許多華裔年輕人的中英語狀況,以及許多移民家庭的變化,知道中英語不可能「兩造皆完美」,我指的不是說而已,還包括讀與寫,以及文化調合、環境適應等等。不能兩造完美,其實中英文都能保持在85分就夠了,問題是我看了一圈,包括我在內,竟然沒有任何孩子做到。這本《雙語孩子王》終於在去年由台視文化出版,但不要去找它,因為以現在的水準回去看那本書的寫作,中文還真的寫得蠻不通順的 :)。
重點是,當時以三個月時間完成這本書,令我不解的是,竟然沒有一間出版社願意談;這似乎不是初稿的問題,而是這個主題,竟然沒人覺得有興趣。過了好久,我才從一位編輯那邊得到了答案:「台灣讀者學英文都來不及了,誰跟你在那邊什麼中、英文平衡?」
我恍然大悟,而且跟許多從前所猜測的事情都連在一起了。看到書架上的這些書,表皮寫「雙語」,裡面講的其實盡是「英文如何快速變好」,中文呢,則是「如何不要忘記就好」,停留在中小學程度就好!誰管你中文會不會變差?中文變差又怎樣?只要能叫「爸爸媽媽」就好!現在的要件,是讓自己家快速變成「假雙語、真英語」的移民家庭,在北美洲永永遠遠繁延子孫,假如真的成了那樣,人生就完美了!沒有什麼好遺憾了!
這是關於「國外」的所有迷思的,第一個錯誤的開始。
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大陸呵,腹地廣大、社會自由、空氣新鮮,還有許多綺麗印象如水果都沒有農藥,鄰居會熱情幫你掃雪,鳥兒會停在手心啄食,傍晚可以到毫無汙染的藍色海邊戲水。每個人都可以住獨棟的房子,擁有一片大玻璃,灑在格子布上的陽光與白色牛奶相輝映,窗外是一大片的草地,割出一條一條的草紋……。所以許多人去了以後,就堅持要住在那邊了。堅持無論如何都要住那邊了。
這些美麗的印象、這些移民的夢幻,也變成我回國後最大的煩惱。不只是我,相信所有所謂的海歸學子們都已經對這個「你為什麼回國?」的問題回答得煩不勝煩。大家煩的原因就是,你要我講實話嗎?那對方一定非常的無法理解,而且還要跟我問更多、扯更多,讓這段在三年內已經重覆不知幾百次的對話再上演一次。好吧,那我就只好講謊話,隨便一個「家庭因素」、「下一世紀是亞洲人的世紀」等理由胡亂搪塞過去。
講實話的話,可以講很長很長。不過對我而言,要回答「為什麼要回國?」其實只需要濃縮的一句話。不,不是話,是一個問題,反問回去。
「為什麼要出國?」
一個人長大的環境,是不能騙的。母語就是母語、母文化就是母文化,它或許很髒亂、很糟糕,但對於一個人來說,就或許就是他一生中最「自然」的狀態。把一個人硬就插進一個非故鄉的地方,所造成的不自然的問題還包括來自那主流社會,無論華裔在北美已有上百年的居住歷史,但膚色與髮色以及身體(body build)讓他們仍然無法百分之百的融入異社會。但,亞洲人哪看得到這點?在戰亂創傷、缺乏強勢宗教加上地小人稠以及道德相對嚴謹的情況下,曾有一位心理系的朋友說過,大家似乎集體性的得了某種心理創傷。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這片土地都曾經對他施加過某種心理傷害,無論是小時候被老師打、還是某個店員說一句什麼、還是籠罩在隨時被綁架的不安全感等等,心理上面的一些疲倦,讓亞洲人想繼續出走、愈遠愈好,愈遠愈好!
愈「空」愈好。到一個真空的地方!
國外,正是一個「真空」的感覺。15歲的我,走在Richmond High高中外,沒有半個人;這學校沒有圍牆,中午吃飯時間學生都可以走到幾個block外的麥當勞,那麥當勞大得從來不必排隊也從來不會坐滿。有一天我唯一的朋友、香港來的同學Leo請假沒來學校,我幫自己買了Big Mac和薯條,配著我媽媽幫我帶的維他奶,走到學校旁邊的棒球場獨自吃我的午餐。記得那天的天空好高,空氣清新得毫無重量,我坐在草皮上,一隻蟲子都沒有,乾淨的像一片綠色的地毯,我躺下,想起太平洋另一端的初中同學,現在大概還在上晚間的升學輔導課、不能回家,而我一人躺在此,腦子慢慢的運轉,想到的只有等一下下課後打棒球,約了幾個台灣來的同學,連支像樣的棒球隊都組不起來,我們一人投球、一人打擊、一人守外野,這種草皮的球場在台北是只有pro才打得到,在這邊我們卻覺得它太大、大得好淒。這真的是一個「真空」的地方。
哇,亞洲的人口水流了下來,「真空」的地方,怎麼不快樂?我一開始對這件事很困擾,「對啊,為何不快樂?」那好像你出生就有手有腳,有個可憐的殘疾人士告訴你,喂喂,你生來就有手有腳、有眼睛有嘴巴,應該很快樂,但我們當下點頭如搗蒜、試著將這番教訓銘記在心,但就是無法像殘疾人士這麼感同身受。周末到了。在這片真空的大地上,我們沒地方可去,只能在有限的這些餐廳、現有的這些景點,找尋一個還沒玩過的組合,然後去把它完成。度過了周末,還有周一;到了周五,又是周末;身邊的朋友,費盡心力做出一個個仿台灣小吃店賣的冰棒、碗糕,還買了特別袋子來「更像」,她們好快樂的笑了,我也笑了,笑完以後,我默默開車回家。
家,空空如也。這裡的家,每人都一樣,IKEA的燈、同學的二手家具。所有的親友都還在故鄉,流理台上的牙刷只有一具、隱型眼鏡只有一盒;那具電話是整個家最熱鬧的地方,旁邊都是電話卡與抄得密密麻麻的電話與從小熟悉的小名,這具電話拿來報喜,也拿來報喪,除了喜與喪,不會有其他消息。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遠」,愈遠愈好,換來的是一份什麼?
一份簡單啊。她們不加思索的說。
是。簡單。真的這麼簡單嗎?現在的簡單,卻是以後的複雜。每個學生,無論是小留學生還是大留學生,在畢業之後會面臨一個大家都沒注意到的「關鍵的抉擇點」。通常這時候表面上只是「到底要回台灣工作,還是在國外工作?」,「到底要回台灣照顧父母,還是在國外追求當初答應父母要追逐的夢想?」,但這些大留學生不像小留學生一樣看過這麼多家庭,他們不知道,這個決定,一個意念,一旦決定,就定了一輩子。留在國外,與交往多年女友結婚、生了小孩,買房子、父母接來住、公司讓你升到經理、孩子上小學、中學……聽起來不錯,呵?有把握才剛退休的父母可以過來同住、孩子天天都在家裡講中文,住在這麼一個有花有草的獨棟木屋裡呢!
殊不知,父母住了兩年,終於抓狂,想要回故鄉探探,愈探愈久,慢慢的一住就是半年以上,不回來了;孩子一開始都在家說中文,每個暑假回台灣,你發現他有點腔調但和親戚相處融洽;可是一到青春期,馬上吵著把中文課停掉,然後隨著你的英文愈來愈好,他的中文也愈講愈少;重要的是,你發現你與孩子的話題也跟著愈來愈淺、愈來愈短,當你聽到孩子第一次說「我是美國人,我父母是華人」時的震憾,讓你開始轉而想寫信給孩子,孩子不看,你就想改寫小說給其他孩子看。然後對於孩子自己的介定,你看到華裔男生練身體練得跟什麼、整罐髮油倒在頭上希望墊個一兩吋,看到他們回到故鄉的一邊拉肚子一邊放鬆的快樂;看到華裔女生的交友圈,你不敢跟自己的女兒規定「不要交外國男友好嗎?」但你止不住心中不斷的憂心,你不希望自己變更遠…。但,sorry,這是一條不歸路,愈走愈深、愈卡住。
當然,你很快樂呢。怎能不快樂呢!因為你住的地方、你的生活方式,是大家好生羨慕的,是從前自己的夢想;所以要常常回故鄉,看看他們住的地方、聽聽他們對國外的嚮往,然後再回到國外繼續住幾年…。但在那架波音747飛機裡,你一人的13小時飛行,雖然習慣,但有一種好深好深的「憾」。你去抓,抓不到;去找,找不到。你努力的想,到底為什麼不快樂?你不會發現原因,因為Culture Shock不會研究到已待了二十年以上的老僑,因為你不會相信「殘疾比較快樂」,你已經被制約,你已經被「真空狀態」給掏空,有些東西已經找不回來了。
當年力拚的「假雙語、真英語」,到最後終於達到了,奉上了一輩子的時間,也真的把整個生命都一起給「簡單」掉了。當生命走到盡頭,你發現親友其實不多,你要將自己葬在哪裡?有誰會去探望?這個問題想了很久,當然還是在國外啦,但子女在哪裡?誰是子女?你看著已經被混了不知多少國家的血的子女,望著他蔚藍的深遂眼睛,好像在看服裝的模特兒廣告,但不是。那是自己的兒啊。「我很快樂的!」
所以,我該回答的不是「為何你要回到故鄉?」,我想,我應該回答的是,「為何『簡單』不是我的選擇」。
為何我不想活在一個真空的大地?
因為,我選擇「快樂」。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快樂,不用其他人來訴告,也不用社會對國外的嚮往來幫我們幫腔墊高。回故鄉的三年來,結婚、生子,心情有高有低,但我知道我真的感覺到了,在那真空環境待五十年都感受不到的,真正的喜樂。
-----------------------------------------------------------------------
接下來是這一篇文章, 在 PTT 婚姻版看到的
-----------------------------------------------------------------------
看了這長長的討論串
似乎從雙方婚姻問題漸漸轉移到了個人生涯規劃上...
趁板主還沒有出來遏止大家停止討論前
我來舉個實例吧!
究竟學歷普通無特殊專長能不能國外生活?
又,這樣非異國戀情的婚姻(及夫妻倆人都是外來人士)是否能維持?
我只能說答案"因人而異"
學歷與專長或許可以增加存活的機會
或許不用當貧賤夫妻而百事哀
但是在異鄉生活要戰勝的
表面上與語言 適應力 生活能力 應變能力等
但實際上長期下來真正要克服的
是那種天地很大何處是我家的孤獨感
簡單說
真正取決的是你的"心理素質"
我媽在二十三歲那年嫁給了我爸
婚後我爸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遠赴國外生活
我媽只有念到高中
語言能力普通
甚至出國前還不會開車
駕照也是在國外考的
我媽在家中排行老么
在結婚前一些為人妻子應該要會的事情
像是基本的燒菜 做家事等也不太會
因為她上面有三個嫂嫂
在家裡她一直是跟在外婆身邊的小女兒
到了國外之後
我媽發現不會開車簡直像是沒有手腳一般
什麼事情都要等我爸載她去辦才有辦法解決
於是趕快去考了駕照
接著我爸工作不太順利(跟原po先生一樣有很大的壓力)
我媽那時什麼也不會做(不懂先生工作的內容也無人可以求救)
但是她很想幫丈夫度過難關
就想到了出國前我外婆交代的:先填飽男人的肚子,一切好說
於是加入了社區的烹飪班
確保我爸每天上班前有營養的早餐,下班後有香噴噴的晚餐
甚至因為知道我爸想吃"家鄉味"但是當地華人超市食材太貴
而請娘家寄種子讓她在後院種菜,種水果
最後連我爸的台灣同事也很愛來家裡作客
品嚐異鄉吃不到的家常菜
我的爺爺奶奶在他們夫妻兩安頓半年後
決定去探望他們三個月
這時是我媽婚後第一次與公婆近距離相處
除了燒菜 開車載公婆出去玩 還能做什麼呢?
我媽從我爸那邊打聽到爺爺會太極拳和槌球,奶奶喜歡禮佛
於是積極聯絡了當地一些華人做我爺爺的"學生"
讓他老人家每天早上都可以教大家打太極拳 有成就感之虞又不至於太無聊
而奶奶的話則是請當地慈濟的師姐來陪伴
當然我媽也配合奶奶早上吃齋 陪她誦經
最重要的是
爺爺奶奶看到我媽不但沒有成為我爸的負擔
還能幫忙照顧老爸的生活起居
也就放心多了
爺爺奶奶回台灣後
我爸媽當然也討論到要生小孩
但同樣因為經濟條件不夠穩定而對未來有些擔憂
於是我媽決定從台灣進口一些衣服或小東西
專門賣給當地華人婦女或是喜歡中國風的外國人
剛開始只是託人帶過去
後來需求漸漸龐大之後我媽開始看書學進出口業務
本來只是跟中國城的店家租一小個桌子"寄賣"
有些資本之後我媽便開了一家店
服飾店常聚集一些因為丈夫工作忙碌而孤單的華人太太們
於是我媽決定集結眾人的力量
創立了"華人婦女聯誼會"
每週固定聚會
會員各自貢獻專長 分享一些生活秘訣 私房菜單
當然比較資深的老華僑也會傳授一些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方式
大家在異鄉生活也有個抒發的管道
總之
那個聯誼會創立之後
我媽在華人圈的名聲大譟
很多人都羨慕我爸娶了這麼能幹的老婆
因為很多男人到那邊之後
一邊要顧事業
一邊還要安撫老婆的情緒 打點家裡大小事
本來在台灣可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的事情
在國外瞬間會被擴大
例如在台灣不會開車的話有捷運有公車
不會煮菜反正巷口有麵攤 附近有夜市
但是在國外這可是影響著民生大計的嚴重問題
也有些老公在台灣一樣忙碌 但是老婆有親朋好友可以串門子
姐妹們一起吃館子 逛街 時間很快就被填滿了
一到國外老婆卻得整天面對空盪盪的房子
如果沒有幾樣"一個人就能自得其樂"的興趣
時間還真是很難消磨呢
最後老婆一個人在家很愛胡思亂想
漸漸的social skills也出了問題
應對進退與邏輯思考反應等都變差了
最重要的是
在國外
很多原本就存在於個性中的弱點在這時候會變得異常明顯
如果這個老婆一直以來都習慣 "這件事我要問老公"
或是遇到問題直覺反應就是"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
而不習慣自己先去找答案
或是趕快跳脫"仙度蕊拉情結"開始想辦法解決
在台灣可能還有娘家有其他周圍的人可以幫忙
但是到了國外很多事情變得要"即刻解決"
相對的學習時間被壓縮
如果不是本來就準備好了幾把刷子要在異鄉生活
到時候就只能逼自己趕緊加快速度了
我母親的異鄉奮鬥史距今也有一段時間了
或許有些地方不適用於現況(例如開店等法律規定)
但是我相信講到婚姻與生活
有些東西是恆古不變的...
"心理素質"不夠強的人
那麼無論搬到哪邊 學歷背景如何
都會是別人的負擔
當兩人狀況不錯時
或許還能撐一下
但是一但有了經濟上面的壓力 或是來自雙方父母親的一些干擾
都有可能讓累積已久的怨氣瞬間爆發
我媽說那時在國外的夫妻 很多都以離婚收場
而離婚後繼續留在國外的女人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經濟因素之外
最主要的
還是這些離了婚的女人在本質上
就無法達到一定程度的"心理素質"
有沒有婚約在身並不是關鍵
只能說有先生在或許還勉強有點依靠
一旦離婚
潘朵拉的盒子也跟著被打開
問題,才真正要開始呢...
----------------------------------------------------------------------
兩篇文章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
一篇講的是一個小留學生為什麼在加拿大成長後, 回亞洲工作跟發展
一篇講的是夫妻在國外相處之道
主要是引述一個 PTT 版友媽媽在美國的生活
其實各給我不同的想法跟省思
從來美國念書留學開始
為什麼來美國?
要不要在這裡紮根定居?
會不會回台灣?
甚麼時候用甚麼方式照顧爸媽?
怎麼處理小孩的教育跟文化認同與適應問題?
怎麼追求發展, 升遷跟工作機會?
這些在我們念書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 (可能寫 Essay 掰過)
隨著畢業, 工作, 買房子, 考慮生小孩
都變成了逐漸要面對的抉擇
原先我的想法很簡單
逐水草而居, 哪裡有好工作有好發展就跑哪裡
我要來這裡,當然就是要累積我想要的工作經驗跟學到我要的東西
美國市場大, 機會多
撇開 glass ceiling 的顧慮 (我大概還要好一陣才會擔心這問題)
歷練的方式會跟我以往的經驗很不一樣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也樂於接受不同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 Comfort Zone, 只是依賴的程度不同而已
自己成長的環境, 自己的國家, 自己的語言, 自己的文化
在裡面是很舒服的, 也只有跳脫出來才會發現自己是多麼想念習以為常的生活
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等於是從無到有開創建立一個新生活
住房子、生活打理、念書、找工作、交朋友、運動、找樂子
語言不通順, 不懂很多文化上的差異, 不懂得許多資訊
吃了很多虧, 受了很多委屈, 也有許多生活上的喜怒哀樂
念書的期間還好, 畢竟一開始當學生, 爸媽在財務上的支援免去我們許多生活上壓力
不用為了五斗米到處煩憂
但隨著來到美國生活畢業工作,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 轉眼間邁入第五年
逐步邁入了尷尬期
怎麼說呢
這個階段, 慢慢熟悉了在美國的生活與環境
也有一定的社交, 工作, 與娛樂方式
離台灣的職場也有了些時間跟距離
也慢慢適應美國的工作文化
要回去也是另一種方式, 不太可能從 entry level 的工作找起 (雖然為了養家, 薪水一畢業就根本不可能這樣)
慢慢我們朋友的清單裡, 老外多了一些
我們慢慢學到怎麼用非母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工作賺錢比較不會那麼困難
或許有些地方是令人羨慕的
如同前幾篇文章說的
比較好的生活環境, 基礎建設, 開車方便
比較簡單的生活步調,第一篇文章裡提到的"空" 跟 "大" 等生活方式
都是跟以往緊湊密集, 地小人稠的台灣差異很大的
雖然努力辛苦的另一面總是看不太到
很重的稅負, 相對高昂的物價, 身為外勞身分上的限制
往好處看,在美國的生活,可以有很多時間經營自己的興趣, 嗜好, 甚至嘗試很多在台灣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
可以看到太多太多沒看過的地方
自己修東修西, 油漆牆壁, 剷雪, 滑雪, 旅遊, 嘗試自己做越來越多的家常菜
因為沒辦法, 人工貴的很
壞處就是你必須要很有計畫的經營自己的生活
否則真的無聊的緊, 尤其像我這麼怕 "空" 的人
畢竟手邊沒那麼多錢跟時間可以花
這裡就像是個會吵有糖吃, 有付出才有收穫的地方
你可以選擇安逸悠閒的步調
也可以把時間花在時時衝實自己工作之外的各種能力跟興趣
一段時間下來
我在這裡看到多的是念了好幾個學位
學了好多東西的朋友, 每過一段就會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我很認同第二篇文章所講的 "心理素質" (Mentality)
也很尊敬看到這篇文章版友的媽媽
自己的生活是要自己經營的
不管是多大多小的事情
你要面對的事, 很多甚至狗屁倒灶的很
找工作碰上的挑戰
碰上有人看你皮膚黃好欺負來挑釁的
升遷上碰到跟同事老闆處不來的
天外飛來一筆要修東修西的費用的
莫名其妙車子擦撞的
甚至醫療保險相關的
報稅, 上法院, 種種不一樣的事情
有太多太多是你不知道, 也沒處理過的事情
沒有堅強的心理素質跟樂觀的態度
根本不可能在異鄉發展跟成長下去
這跟聰明才智無關, 是面對困難跟問題的解決方式與心態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社會跟文化
有朋友可以幫忙
有家人可以互相照顧
我們成長經驗有的太多太多他人給的恩惠
到這裡得重新洗牌, 重新開始
學習人家的遊戲規則
來到美國, 你可以選擇龜縮封閉的生活, 躲在自己的 Comfort Zone 裡
也可以經營自己的社交方式, 交到一些好朋友
或用好奇的心
來看看這個文化, 認識這個社會
來看看為什麼這個國家會這麼強
來用另一個我們不曾有的眼光看我們已經習慣了的 Comfort Zone
很多問題的確到來美國五年了的今天
我們還沒有答案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這裡發展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回台灣, 香港, 上海, 新加坡
甚至任何一個可能的大都市發展
但這些生活的一步步, 都是我們的腳印跟痕跡
都是我跟老婆每天很努力的經營的一點點小成果
我們在心態上很享受來這裡的每一天
不是因為我們人在國外
不是因為我們是否有錢富足
而是在於我們怎麼經營我們的生活
就好像以前念過沈復沈三白, 跟芸娘的浮生六記
為人雅趣, 所以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有趣
生活得精彩或無趣與否, 全看待你怎麼經營, 跟看跟誰一起經營
不管你是在台灣, 在美國, 在歐洲, 在非洲
- Jan 13 Tue 2009 01:58
美國‧台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