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過這兩部電影了
實際找來看是去年的事情
這兩部文藝愛情片, 上下集居然隔了九年
也成就了這兩部電影前後互相貫通的特色
從青澀到有些社會經歷的世故
很難相信這兩部幾乎全是對白的愛情劇,竟然如此的打動我的心
一開始是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情節
異鄉旅遊, 男生搭訕, 突發奇想在本來旅途不曾逗留的地方下車邊走邊逛
結果男女主角聊天聊了一百多分鐘, 幾乎是整部電影的長度
聊哲學, 聊人生, 聊未來的期望, 聊音樂, 聊很多聽起來很瑣碎的事情
可是神奇的是, 一天不到的時間, 兩個人從沒見過的陌生人
到甚麼都可以聊的朋友, 到彼此傾心, 覺得遇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 (soul mate)
並且相約再回到車站見面
這部電影除了對白, 情節之外
場景佔了很重的比例
維也納實在是一個太美太美的城市了
街角巷口的咖啡廳, 聽音樂的老唱片行
隨步俯拾即是的中古世紀建築
在這種浪漫的氛圍, 很容易拉進本來彼此就有好感的男女主角
伊森霍克 (Ethan Hawke) 演的傑西
跟茱莉蝶兒 (Julie Delpy) 演的席琳
真的演的很自然
不著痕跡的就從一些平常開始的對話
慢慢兩個人一步一步拉近距離
到最後離開車站兩個人難分難捨
兩個人在初見面的當天即便最後愛的難分難捨, 卻是精神上的交流
而不只是一夜情的肉體交歡
1992 年的兩人, 都是對未來憧憬, 人生不確定的年紀
以後要做甚麼
自己的理想
剛從學校要踏入社會的徬徨
微妙的是只有短短的這一天, 兩個人到最後居然隔了九年都沒辦法忘懷
有種不濫情, 卻讓人珍惜懷念的真實感動
九年後
男主角耿耿於懷的是, 為什麼女主角沒有出現在約定的車站
那一天對他來說, 像是一個一輩子遙不可及的夢
找了個人定下來, 有了小孩, 把自己的夢寫成小說 (這個劇情太座看了不會有事嗎?)
然後在新書發表會上看到魂牽夢縈的那個女孩
他寫那本書, 就是為了找到那個女孩
九年的別離與相思
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彼此之間的隔閡
卻只有更多 "你這九年到底經歷了甚麼?" 的對話
雖然這些對話又是一百多分鐘直到電影結束
從九年前對人生跟未來的憧憬
到慢慢經過一些歷練, 不管是對理想, 對感情, 或者是生活中太多太多只能想卻達不到的大大小小事情
這次的場景, 從維也納換到了巴黎
同樣也是美的迷死人
九年前約定再赴維也納的約定,席納因為祖母的過世無法成行,於是彼此的思念積了九年。
當席琳說她曾經在紐約定居讀書四年,傑西滿臉錯愕,因為原本居住德州的他也在差不多的期間移居紐約。
席琳說曾以為在紐約看到傑西, 但心想機會太渺小了不可能;傑西說曾經在百老匯與十三街的某餐廳外看見貌似席琳的女人
但他當下也搖頭要自己別多想。結果靜默幾秒後,席琳開口說當時她就住在百老匯與十一街附近。
然後懊惱與遺憾寫在兩人臉上。這一段真的很叫人深刻。我們一天中錯過了多少次機會?一生中又何其多呢?
好吧, 這並不是美國情緣, 像那樣相愛又每每擦身而過的橋段設計的這麼匠氣
但是人生能有幾個九年呢?
她說:「我這星期來總是怪怪的心情很不好,因為你的書讓我想起了自己從前曾經多麼浪漫……」
她總是在報紙上看著傑西多麼幸福,聽著交往過的男友們一個個打電話來說要結婚了,而自己?
直到後來, 傑西才緩緩開口講他的窘況。他有著美麗的好太太及可愛的孩子, 然而他卻在婚姻中找不到任何感動。
這還蠻殘忍的, 老實說
我最喜歡的一段
是兩個人在塞納河上吐露彼此心聲
之後傑西戴著席琳回家
當席琳緩緩唱著她作的曲子, 兩人彼此都知道那是當年的邂逅
傑西隨手拿起兩人都喜歡的歌手的唱片放入音響, 然後席琳隨歌輕擺身子, 傑西只是笑笑地看著席琳。
然後席琳笑著說:「我想你錯過班機了!」,而傑西也笑笑地答:「是阿!我知道!」然後螢幕漸暗, 結束。
這麼美的片段, 停留給觀眾想像不是很好嗎?
- Oct 08 Thu 2009 17:17
愛在黎明破曉時 v.s. 愛在巴黎日落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